首頁企業永續環境保護

環境保護

能資源使用

重大主題:能源

重大原因

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已造成環境重大衝擊,能源有限,將使公司營運成本上升,積極推動各項節能措施,減少對環境衝擊。

本主題管理目的

推動各項節能措施,降低生產製程產出各項能源耗用,減少對環境衝擊。

政策或承諾

落實節能減碳,減少對環境的衝擊。

目標與標的

(1)短期目標(2024-2026年):綠電太陽能躉售台電佔公司當年用電契約容量10%以上。

(2)中長期目標(2027-2035年):綠電太陽能躉售台電佔公司當年用電契約容量20%以上。

(3)持續推動節能減碳,依據經濟部能源署訂定之節約能源目標,年度節電率應達1%以上。

申訴機制

本公司於集團網站設有意見回饋平台,進行相關問題處置。

行動方案

(1)每年定期實施屋頂太陽能電盤紅外線檢查、太陽能發電設備定期檢查及模組清洗等積極作為,以發揮綠能發電設備最大發電效益,並每年定期檢討廠區實際用電情況,以適時調整建議合理之用電契約容量;另中長期目標將持續檢討規畫增設綠能發電設備之可行性,以持續綠能發電成效。

(2)評估節能方案:公用設備水泵加裝變頻器及冷氣主機評估汰換效益,生產設備使用的爐子評估節能方式,空壓設備評估降壓,並在需要壓力大的設備增加儲氣桶。

管理評量與機制

本公司依ISO 14001環安衛管理績效評估作業辦法,每年於管理審查會議針對能源管理進行PDCA之有效性評估,並持續檢討各項管理指標,藉以改善能源耗損及減少環境衝擊。

2024年績效與調整

(1)目前中港廠太陽能光電設置934.26KW,整體綠電太陽能躉售台電佔2024年雖已達成用電契約容量10%以上之目標。但因太陽能還需透過每年太陽能電盤紅外線檢查、太陽能發電設備定期檢查及模組清洗等積極作為,讓太陽能板發電效率維持逐年預期衰減2%之情況,得以發揮綠能發電設備最大發電效益,2024年度綠電太陽能發電量為1,265 MWh(4.554GJ),並透過2024年4月份契約容量由1,500 KW調整為1,200 KW,車王用電契約容量(含大雅廠、潭子廠)合計2,125KW,每年評估廠區實際用電情況,以適時調整建議合理之用電契約容量,及持續檢討規畫增設綠能發電設備之可行性。

(2)目前中港廠已將空壓機合併一台使用,1~4F共用一套空壓系統,並調降壓力0.5KG,每年可節省約400MWh,冰水主機出水溫度調整調高1度C,每年可節省21MWH,合計節約421MWh。

(3)原報告書公司推動節能減碳「每百度用電產值與基準年比至少提升10%」,因基準年隨盤查範圍2023年新增中港廠及各廠產值每年不盡相同,無法精準展現能源之目標與標的,故2024年起推動節能減碳設定將依據「經濟部能源署訂定之節約能源目標,年度節電率應達1%以上」。

 

車王電子營運總部的建築結構設計與建造,即是以節能減碳為目標,各樓層採光與通風,為最基本要求,向陽部份牆壁採雙層壁之建築及採環保隔熱窗,阻絕日光幅射熱,降低室溫,藉以降低室內空調用電。營運總部外觀弧形造型,除視覺美觀外,更有減少風阻,降低噪音,避免影響周遭居民生活安寧,提升居住品質,實踐綠建築的精神。

車王電子的產品型態為汽車電子零組件及電動工具,生產製造以SMD(Surface-Mount Devices)及成品組裝為主,雖屬非高耗能產業,但企業非常重視能資源使用情形,因此增購辦公及生產設備,以選購環保標章、節能標章、省水標章及能源效率比EER(Energy Efficiency Rate)值高者為優先。

(一) 用電管理:訂定合理契約容量、提高功率因數外,更設置電力監控係統及需量控制系統,透過即時的用電資訊蒐集各回路負載、使電力使用合理化及最佳效率化、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二) 設備管理:在空壓設備管路上增設監控流量、壓力Sensor(感測器)即時掌握洩漏源降低空壓機無效耗能運轉,在廠務系統則增設車王電子所自製雲端產品「物聯網整合通訊平台」MORECONN,可透過手機APP即時掌握系統異常、遠端設定調整等效益。產線設備也做了智能化系統透過大數據的資料收集分析,調整改善生產設備降低能源損耗。

(三) 宣導管理:不定期宣導節能減碳觀念及做法,例如:隨手關燈拔插頭、搭乘大眾交通工具、購買電動車輛、養成停車就熄火習慣、減少坐電梯多走樓梯等;水資源方面使用省水標章設備,自動噴灌設定時間減少人工澆灌浪費;辦公區域則推動電子公文以減少用紙,宣導廢紙回收列印;飲水機設定節能模式定時斷電。

(四) 空調及照明系統管理:

1.空調系統:空調溫度設定為26度、控制冷氣開放時間、定期過濾網清洗、保養,提高效率、節省電力。冷氣房內配合電風扇使用、使冷氣分佈較為均勻,並可降低電力消耗。最大用電於整體空調用電,除自主規範未達攝氏28度,不啟動冷氣空調。下班前三十分鐘、關掉壓縮機,以減少耗電。連續假日或少數人加班儘量不開中央空調,以免主機低負載、低效率、高成本運轉。經由空調系統監控系統,監控空調使用狀況,並感測是否有人員,如無人員時自動關閉空調開關,以達到節電效果。

2.照明系統:基礎照明配合照度標準要求,選用適當高效率LED燈源。走廊及通道、廁所等照度需求較低之場所,設定隔盞開燈或減少燈管數、配合晝光感知器,裝設熱感應開關,有人時自動開燈,沒人時自動關燈。
(1) 經照度(LUX)實測為足夠之考量下,減少燈管支數。
(2) 於非常態辦公區域,設置感應式照明系統,節省常照時間。 
(3) 為有效的管理節能、各單位、及區域、照明電燈開關採用顏色管理,於各開關上方設置圓形顏色標籤及選用說明(如下圖),讓使用人員依做做照明最適化選擇參考。

顏色說明如下:

1.綠色:主要照明,室內大燈、經常使用。

2.藍色:加強照明,加強照明於必要時再開啟使用。

3.桔色:輔助照明,平常不用於必要時再開啟使用。

4.紅色:特殊輔助照明,平常不用有特殊用途時再開啟使用。

5.空白:吊扇開關。

 

綠色能源

秉持永續環境,回饋社會的理念,車王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中港廠於2樓停車場及5樓屋頂設置棚架型太陽能板發電系統(第三型再生能源-太陽光電),規劃設置數量2,708片,總裝置容量934.26 KW(3.363 GJ),併聯於台電3相3線22.8仟伏,所產生之電能流向台灣電力公司,回饋國家綠色能源達永續環境之目標。經統計2024年車王電子台灣母公司用電契約容量合計為2,125KW,綠電太陽能躉售台電發電934.26KW,綠電太陽能躉售台電佔公司用電契約容量占比為43.9%,已達2024年目標(10%以上)。另外也可以避免太陽能輻射熱直接照射至地面有效降低空地溫度,進而讓吹進室內的風更加涼爽舒適,並兼具駕駛人車輛遮陽、遮雨棚之功能,實踐綠建築的精神。


太陽能板發電系統

能源使用

車王電子用電完全使用外購電力,並無使用再生能源。近三年度台灣母公司用電與自製產值比較如「2022~2024用電與自製產值比較表」。2024年用電量11289GJ較2023年12333.6 GJ減少,減少之主要原因受烏俄戰爭及全球通貨膨脹影響,市場需求衰退,致使台灣母公司產能減少,整體總用電量亦明顯減少。2024年每百萬產值用電度數8327.4度較2023年6052.4度相比有增加之情形,主要原因為2022年7月份車王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廠電動生產線搬遷車王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中港廠之樓地板面積增加約4.6倍各項用電設施規模增加所致。2022年下半年因第二廠搬遷中港廠,統計範疇不同,經2023年生產運作用電穩定,2024年將設定2023年為基準年,每年持續努力改善以提升用電效率。

2022~2024除電力外其他能源消耗量如下表。

能源類別

2022

2023

2024

用途說明

汽油(kJ)

112,040,386

82,398,132

94,161,721

公務汽車

柴油(kJ)

77,147,735

117,186,511

96,011,728

貨車、發電機

註: 依能源局公告數值,汽油1公升=7800千卡,柴油1公升=8400千卡,1卡=4.18焦耳。

水資源使用

車王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的產品在生產過程中,並未使用與水相關之製程,故無排放事業廢水,所有用水皆為生活用水、冷卻水塔用水與景觀植物維護用水使用。2024年台灣母公司總用水量為9.364百萬公升,比2023年總用水量8.934增加0.43 百萬公升,主要原因為車王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中港廠現址公共用水與景觀植物維護用水使用增加。

車王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總公司)第一廠與車王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廠的生活污水經相關管道收集後,經化糞池集中處理,於公司東西兩側設置2處排放口排出,並每年第3季委由外部合格檢測公司檢測1次,均符合水質檢測標準之規定。以上用水均排至大雅區十三寮排水溝,流經台中市,於烏日區注入烏溪。車王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台中分公司生活污水設置1處排放口,均納排至潭子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流至園區進行污水處理,潭子園區污水廠每年不定期派員採樣檢驗至少1次,均符合水質檢測標準之規定。

車王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中港廠生活污水經相關管道收集後,經化糞池集中處理,於公司東、西、北側設置3處排放口排出,每月由中港園區污水廠派員採樣檢驗至少1次,均符合水質檢測標準之規定,車王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中港廠生活污水均納排至中港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流至園區進行污水處理。

2022~2024年台中總公司排放口水質檢測結果

2022~2024年車王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廠、車王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廠排放口水質檢測結果

2022~2024年車王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中港廠排放口水質檢測結果

註:園區污水廠每年一次不定期採樣「懸浮固體 SS」、「化學需氧量 COD」、「氨氮」等3項水質檢測項目。 

環境管理

環境管理方針

環境管理系統

因應外在環境的壓力、國際環境保護新潮流,車王電子依產業特性於2000年導入ISO 14001環境管理系統,並依據ISO國際組織ISO 14001:2015環境管理系統修訂內部相關規範,強化了對利害相關者期望和需求的瞭解和回應,使組織環境管理和履行社會責任更緊密地聯結起來。車王電子ISO 14001:2015於2024年10月31日順利通過德仕驗證股份有限公司驗證(美國GIC認證機構證書有效期2025-01-10至2028-01-09)。環境管理系統外部驗證地點、範圍以車王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總公司)第一廠員工人數300人以上及車王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中港廠員工人數80人以上為主,車王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台中分公司員工人數均在10人以下,雖未納入外部驗證範圍,但仍依公司內部環境管理手冊相關規範事項執行。

車王電子透過ISO 14001環境管理系統透過先期審查方式進行系統性之改善與管理。

1.環境考量面之鑑別:車王電子除定期每年針對公司與環境相關議題做考量面之鑑別外,如引進新設備或製程時即啓動環境考量面鑑別作業,評估後採取適當之預防措施或執行必要之控制方案,以確保環境之影響度減至最低。

2.法規查核:每季由各法規查核人員,主動針對與車王電子相關之環保法規進行查核及符合性之評估,針對有影響處提報環境管理代表提報上級採取合適之處理方案,以確保公司相關作業符合法規要求。

3.建立目標、標的及管理方案:為落實本公司環境管理政策,依每年鑑別出之重大考量面提列管理方案做相關改善,以持續提升本公司之環境管理績效。

4.環境溝通與諮詢及衝擊處理機制:為能持續維護或改善環境對各方面的衝擊,建立環境溝通處理相關程序及相關利害關係者提出對車王電子的環境議題為風險或機會時,透過鑑別及評估的機制,處理和解決環境衝擊之事件,並由環境管理委員會研議管理對策,以善盡環境保護工作。車王電子透過各項管理,於2024年並無實際接到任何有關環境問題之申訴案件。車王電子與環境相關議題申訴專線及信箱如下:

專責專線

專人:總務部 王副理

電話:04-25683366分機1126

E-Mail: David.Pw@more.com.tw

主要議題:法令遵循、環境保護

 

車王電子環境政策

本公司針對生產之產品相關活動所衍生之廢氣、廢水、廢棄物、毒化物、噪音及能資源耗用等可能對環境造之衝擊,本著「遵守法規、節能減廢、全員參與、持續改善」之原則,建立環境管理系統,以期能降低對環境之危害,善進企業之社會責任。故本公司承諾遵循以下四點作為往後努力之方向:

1.遵守政府環保法令及相關規定之要求。

2.節用能資源及污染預防,持續改善環境績效。

3.致力於環境保護工作,善盡企業的社會責任。

4.強化員工環保認知及對客戶和供應商溝通。

2024年環境管理方案如下,均已完成並達成預期目標。

方案名稱

開始日期

完成日期

效果確認

1. 1. ISO 14064-1:2018溫室氣體盤查及外部查驗(中港廠)

2022/08/01

2024/04/12

2024年4月份通過第三方查驗。

2. 優化氣候相關財務揭露於2023年永續報告書

2023/12/01

2024/08/20

2024年8月份已將月份通過第三方查驗。

3. UV噴印環境異味改善

2024/04/10

2024/05/31

廢棄布丟入加蓋垃圾桶中降低揮發劑逸散在空氣中機會。

致力於環境保護一直是車王電子相當重視的議題,我們利用這片土地成長茁壯,也應為這片土地盡一份心力;所以從創立至今,尚未發生過任何一件違規事件與被主管機關裁罰的案例,這也是車王相當引以為傲的成就。

 

廢棄物管理

 

重大主題:廢棄物

重大原因

因應法令要求公司需妥善處理各項廢棄物,並做好最終流向管理,且目前廢棄物掩埋或焚化處理能力日趨飽和,合格廠商找尋不易,影響各類廢棄物處理。

本主題管理目的

降低生產製程產出各項廢棄物量,減少對環境衝擊及人類健康。

政策或承諾

污染預防,「持續改善」環境績效。

目標與標的

中期目標2030年單位營業額廢棄物產出量較2016年減少20%,2023年設定單位營業額廢棄物產出量較2016年減少7%。

申訴機制

本公司於集團網站設有意見回饋平台,進行相關問題處置。

行動方案

本公司設定中期減量目標,且為有效管理已導入ISO 14001環境管理系統。

管理評量與機制

本公司依ISO 14001環安衛管理績效評估作業辦法,每年於管理審查會議針對各類廢棄物管理進行PDCA之有效性評估,並持續檢討各項管理指標,藉以降低生產製程產出各項廢棄物量,減少對環境衝擊及人類健康。

2024年績效與調整

經統計廢棄物回收再利用與廢棄物產生總量之占比,2024年72.09%較2023年77.21%雖減少5.12%,但仍達成設定廢棄物回收再利用與廢棄物產生總量之占比短期目標72%。另統計2024年廢棄物產生總量81.76公噸,其中有害廢棄物0.9公噸佔比1.10%,離場廢棄物回收再利用58.94公噸佔比72.09%。已符合原目標之標的(短期目標設定廢棄物回收再利用與廢棄物產生總量之占比達72%),未來允諾將持續依短中長期目標妥善處理各項廢棄物,並做好最終流向管理,以降低生產製程產出各項廢棄物量,減少對環境衝擊及人類健康。

車王電日常運作力求落實環境政策,在產品生產與設計開發階段,即依循國內外相關法規與客戶要求,選用對環境較少衝擊的材料,從源頭把關,避免使用含有害物質的原物料及減少廢棄物產生。

車王電子生產之產品區分為二大類,其生產流程如下:

(1)汽車電子零組件:原物料採購→組裝→產品→包裝
(2)電動工具:原物料採購→組裝→產品→包裝

車王電子生產流程中所衍生之廢棄物均依環保法規分類貯存,除能再生利用外,其餘有害廢棄物均委託相關清除處理機構處理,以減少環境衝擊。


廢棄物產生流程

車王電子針對廢物之管理採源頭管理、製程減廢及末端管制之原則,先以源頭管理強化資源再利用、加速處理流程,搭配製程減廢以減輕處理負荷;而對於廢棄物之 管理以分類、貯存、清運、處理等分式執行,確保廢棄物之妥善處理。
車王電子製程所產生之廢棄物主要為一般事業廢棄物,有害事業廢棄物產量非常少,但車王電子還是在管理上有制定廢棄物管理辦法,將一般和有害分開儲存分開處理,並依據環保主管機關核備之『廢棄物清運計畫書』之劃分廢棄物類別、處理及處置各項廢棄物方式,委託經政府單位許可之廢棄物清除處理機構,代為清除處理本公司所產生之事業廢棄物及資源回收廢棄物。除資源回收再利用廢棄物外,其他產生之一般事業廢棄物及有害事業廢棄物,皆全數上網申報並加以追蹤廢棄物清運及最終處理情形。


廢棄物處置流程

【廢棄物處理與減量】

車王電子所產生的廢棄物以落實分類管理與持續減量為目標,在整體廢棄物的產出量變化不大,車王更積極宣導垃圾減量措施,如選用包材較少的零件、物料及對會產生有害廢棄物的製程也將持續精進與改善。

生活垃圾的部份,除了持續推廣員工自備環保餐具外,並鼓勵供應商使用塑膠製物料週轉箱、減少包材消耗等,透過環保生活化,培養員工環保觀念與習慣。

經統計廢棄物回收再利用與廢棄物產生總量之占比,2024年72.09%較2023年77.21%雖減少5.12%,但仍達成設定廢棄物回收再利用與廢棄物產生總量之占比短期目標72%。另統計2024年廢棄物產生總量81.76公噸,其中有害廢棄物0.9公噸佔比1.10%,離場廢棄物回收再利用58.94公噸佔比72.09%。

 2022-2024年車王電子廢棄物產生之組成分類統計如下:    (單位:公噸)

註:依據廢棄物分類代碼統計類別為C 類有害廢棄物、D類一般事業廢棄物、E類混合五金廢料、H類一般廢棄物、R類公告應回收或再利用廢棄物

為減少生產製程產生之廢液,車王已進行了製程用量最大的基片清洗溶劑回收供印刷擦拭使用作業,並投資相關回收循環使用之設備。經統計2024年清洗溶劑總使用量335公斤,回收數量209公斤,回收率成效達62.39%。

2024年清洗溶劑回收情形統計如下:

(單位:Kg)

總使用量

回收數量

回收率

335

209

62.39%

固定污染源處理

 台灣母公司僅車王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廠包含固定污染源。

重大主題:排放

重大原因

氣候牽繫著地球上生物與人類的永續生存,間接影響企業持續營運管理策略,帶來營運衝擊。

本主題管理目的

基於環境友善及綠色製造之企業營運永續發展,持續針對空氣污染防制管理進行監督或改善減量作為,落實並致力降低製造產生的環境衝擊。

政策或承諾

污染預防,「持續改善」環境績效。

目標與標的

短期目標(2025-2027年):設定VOC當年每仟元產值平均排放總量較2024基準年減少2%以上。
中長期目標(2028-2035年):設定VOC當年每仟元產值平均排放總量較2024基準年減少5%以上。

申訴機制

本公司於集團網站設有意見回饋平台,進行相關問題處置。

行動方案

制定年度VOC削減率管理目標,於每年管審會議上審查績效。

管理評量與機制

本公司依ISO 14001環安衛管理績效評估作業辦法,每年於管理審查會議針對空污排放防制管理進行PDCA之有效性評估,並持續檢討各項管理指標,藉以改善及提升環境績效。

2024年績效與調整 1.2024年全廠VOC排放總量經計算每仟元產值平均排放為0.0213公斤,與2016基準年0.0156公斤比較增加0.0057公斤,每仟元產值平均所排放廢氣VOC增加比率為36.53%;另2024年VOC排放總量為4,011公斤,與2016基準年控制後排放總量3,785公斤比較削減率增加5.97%,無法達成短期目標(2024-2026年)「設定VOC控制後當年每仟元產值平均排放總量較2016年減少5%以上」。主要原因為臺中市環境保護局原107-112年操作許可證空氣污染物排放之定期檢測項目為「粒狀污染物」、「揮發性有機物」等兩項,自112-117年核定操作許可證空氣污染物排放之定期檢測項目為「粒狀污染物」、「異味污染物」等兩項,2024年每季空污費申報已無將VOC控制後消減量數據納入統計,以及公司受烏俄戰爭及全球通貨膨脹影響,市場需求衰退,致使台灣母公司產能減少,整體平均排放總量成效亦明顯減少。
2.2024年度每季執行空污費申報均為VOC實際使用總量,與2023年以前控制後消減量數據納入統計,基準已不同無法相互比較。將重新調整2024年排放總量4,011公斤設定為基準年,並設定「短期目標(2025-2027年):設定VOC當年每仟元產值平均排放總量較2024基準年減少2%以上」、「中長期目標(2028-2035年):設定VOC當年每仟元產值平均排放總量較2024基準年減少5%以上」。未來允諾將持續針對空氣污染防制管理進行監督或改善減量作為,落實並致力降低製造產生的環境衝擊。
 

廢氣產生與收集設備

 
臺中市政府環境保護局112年7月5日中市環空字第1120071495號函檢送車王電子固定污染源其他電子零組件製造程序(M01)操作許可證(有效期限自112年9月6日起至117年9月5日止)及排放檢測計畫各一份(證號:中市府環空操證字第0676-03號、中市府環空檢證字第0676-03-檢00號)核定吸附設備(活性碳吸附塔)設計值(揮發性有機物)為85%,原107-112年操作許可證空氣污染物排放之每年定期檢測項目為「粒狀污染物」、「揮發性有機物」等兩項,自112-117年核定操作許可證空氣污染物排放之每年定期檢測項目為「粒狀污染物」、「異味污染物」等兩項,直至2024年仍嚴格遵照臺中市環保局固定污染源操作許可證每19個工作天定期更換活性碳規之規範。2024年度定檢實際執行異味污染物檢測值(檢測方法NIEA A201.14A)為130(無單位),與許可證核定之異味排放標準值2,000(無單位)相比較,異味防制效率達93.5%;另2024年度定檢粒狀污染物檢測值(檢測方法NIEA A101.77C)為1mg/Nm3,與許可證核定之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值100 mg/Nm3相比較,均顯示廢氣防制效率均能遠遠優於環保法規之排放標準,未來車王電子仍會持續努力戮力做好廢氣收集與處理工作。因此,針對空氣污染方面,車王電子製程所產生之廢氣主要在於清洗溶劑與焊接產生之煙氣 ,避免揮發之溶劑及焊接煙氣,造成生產產線員工呼吸之不適與健康影響,所用清洗溶劑採用符合環保規範之溶劑,同時清洗設備採密閉方式清洗,焊接部份採即時吸氣設備,優化工作環境,保障員工健康。
 

廢氣處理及減量

車王電子固定污染源操作許可證臺中市環境保護局核定空氣污染物之主要排放種類為「揮發性有機物」及「粒狀污染物」等兩項,無其他重大氣體排放,上述產線所產生溶劑揮發物與相關廢氣VOCs(揮發性有機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經由中央煙道收集與運送至7樓,經空污處理設備處理後排放於大氣中,其設備係使用符合環保法規之活性碳吸附裝置,並定期更換之;並每年委由外部合格檢測公司檢測煙道1次,以符合環保規定要求。
2024年全廠VOC排放總量經計算每仟元產值平均排放為0.0213公斤,與2016基準年0.0156公斤比較增加0.0057公斤,每仟元產值平均所排放廢氣VOC增加比率為36.53%;另2024年VOC排放總量為4,011公斤,與2016基準年控制後排放總量3,785公斤比較削減率增加5.97%,無法達成短期目標(2024-2026年)「設定VOC控制後當年每仟元產值平均排放總量較2016年減少5%以上」。主要原因為臺中市環境保護局原107-112年操作許可證空氣污染物排放之定期檢測項目為「粒狀污染物」、「揮發性有機物」等兩項,自112-117年核定操作許可證空氣污染物排放之定期檢測項目為「粒狀污染物」、「異味污染物」等兩項,2024年每季空污費申報無VOC控制後消減量數據納入統計,以及公司受烏俄戰爭及全球通貨膨脹影響,市場需求衰退,致使台灣母公司產能減少,整體平均排放總量成效明顯減少。車王電子為了持續降低因製程所產生的廢氣,在生產技術部門仍持續製程改善及分析並與引進相關金屬印刷材料及其化學成份,期能降低用量,以間接降低VOCs與製程廢氣。請參考近三年度廢氣排放與電子事業部自製產值比較如「廢氣排放與自製產值比較表」。

 

 

化學品管理

針對生產製程所需相關化學品或清洗溶劑,均依規定存放於規定區域並行標示,如有洩漏之虞者均需置於承接盤上,且需依規定周邊必須置放各種原物料之安全資料表SDS(Safety Data Sheet),確保使用安全及發生異常時緊急處理參考。使用過之廢溶劑依有害事業廢棄物規定處理。